首页

史上最残忍女王虐马眼

时间:2025-05-28 20:27:33 作者:舌尖上的雪域 探寻三餐四季的味觉记忆 浏览量:94246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

  目前,钻探深度达750米,刷新了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新纪录。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4600米。这里沉积了距今5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最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我国青藏高原本部第一个产油盆地,并发现了大量热带棕榈树、樟树、栾树、裂腹鱼、攀鲈鱼、水蜘蛛等动植物化石和多层古土壤、火山灰,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部隆起和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以及它们协同演化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

  此前,学者们利用动植物化石、古土壤碳酸盐氧同位素等多种手段重建了伦坡拉盆地古高度演化历史,但对于盆地到达现今高度的时间争议较大,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协同演化的过程还没有建立起来。

  近20年来,方小敏院士带领团队利用火山凝灰岩绝对年龄的限制,建立了该盆地新生代地层天然剖面高精度古地磁年代序列,发现伦坡拉盆地具有明显的两期形成演化和变形历史,即早期至少约4200万年到2600万年缓慢变形沉陷,晚期约2600万—2000万年快速变形隆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发虎院士介绍,伦坡拉盆地超千米钻探计划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如何隆起,高原隆起过程中环境、生态和生物的适应,以及高原隆起后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目前科考团队正在继续向下钻探,力争实现超千米深度。未来,研究团队将融合古气候、古生物和古生态环境以及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分析和对比验证,揭示约4000万年以来亚洲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历史,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演化以及油气烃源岩、干旱盐湖矿床形成过程,为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模拟预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油气烃源岩形成、盐湖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李刚)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藏农牧民管护员守护黑颈鹤十余载 像老朋友般亲切

中华鲟生于长江,长于大海。近年声呐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大规格个体放流中华鲟能够监测到进入海洋的比例已超过70%。这也表明,子二代中华鲟能够主动适应海水环境,与野生中华鲟具有同样的降河洄游特性。

探索“跨境养老”,粤港澳联手出实招

数据显示,浙江现有马兰花创业培训培训师10人,创业培训讲师2000余人,是活跃在各地创业培训指导服务工作的一支生力军。(完)

2024中国攀岩联赛年度总决赛落幕 决出四项桂冠  

“房屋按份额出售在国内比较罕见,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律师对中新财经表示,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房屋共有人之间因为继承、离婚或其它原因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可能会出现按份额出售房产的情况。

35只救护康复候鸟在鄱阳湖湿地放飞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月至11月,上海口岸入境外国人达400余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倍;免签入境外国人数量达137.7万人次,24/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人数量达24.5万人次,分别是去年同期的4.8倍、2.8倍。

外交部证实:王毅应约同布林肯通话

投产仪式上,自贡市委书记曾洪扬说,2021年与成飞携手以来,自贡市把无人机及通航作为四个主导产业之一,聚力发展低空经济,聚集相关重点院企56家,“翼龙”等大中型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应用试点示范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中型无人机产业基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